但因為 Counter 太多常常搞不清楚究竟要用哪些
以下筆記列出常用基本 Counter, 可以快速瞭解系統最基本的狀況
微軟指出, 為了避免 Performance Monitor 影響被監視主機的效能表現
最好使用其他機器透過網路進行遠端 Monitor
Performance Monitor 大概長這樣:
基本 Counter:
Object | Counter | Instance | Scale | Vertical Scale 0-100 |
Processor | %Processor Time: Scale 1.0 | _Total | 1 | 0-100% |
Memory | Committed Bytes | --- | 0.000000001 |
0-100GB
Scale 小數點後共 8 個 0 如果記憶體在 10G 以內 可將 Scale 改成 0.00000001 ( 小數點後 7 個 0 ) |
Memory | Available Bytes | --- | 0.000000001 | |
Memory | Page Fault/sec | --- | 0.01 |
0-1,000
依據數值決定 Scale 數值意義詳見後續說明 |
Memory | Pages Input/sec | --- | 0.01 | |
TCPv4 | Connections Established | --- | 0.1 | 0-1,000 Established TCP Sessions 如果 Sessions 數幾乎永遠大於 1,000 可以將 Scale 改成 0.01 即顯示 0 - 10,000 Established TCP Sessions |
Network Interface | Bytes Received/sec | * NIC Name | 0.000001 |
0-100MB/s (Gigabits Network)
Scale 小數點後共 5 個 0 如果頻寬為 10Gbps 可以將 Scale 改成 0.000001 ( 小數點後 6 個 0 ) 即顯示 0-1000MB/s |
Network Interface | Bytes Sent/sec | * NIC Name | 0.000001 | |
PhysicalDisk | Disk Read Bytes/sec | _Total | 0.000001 |
0-100MB/s
Scale 小數點後共 5 個 0 如果存取速度大於 100MB/s 可以將 Scale 改成 0.0000001 ( 小數點後 6 個 0 ) 即顯示 0-1000MB/s |
PhysicalDisk | Disk Write Bytes/sec | _Total | 0.000001 | |
PhysicalDisk | Avg. Disk Queue Length | _Total | 10 | 實際值為 1 時顯示為 10 實際值在 1 以上表示忙碌 |
Processor Time : CPU 使用率
Memory Committed Bytes : 指已使用的記憶體量
Memory Available MBytes : 指剩餘可用的記憶體量
Memory Page Faults/sec : 每秒發生 Page Fault (包括 Hard Fault 和 Soft Fault) 的次數
- Hard Fault: 需要從磁碟讀取資料 (會產生延遲, 影響效能)
- Soft Fault: 需要從記憶體中讀取資料 (不會影響效能)
Memory Pages Input/sec: 每秒發生 Hard Fault 的次數
- Pages Input / Page Faults = Hard Page Faults %
- 如果計算出的百分比數值長時間大於 40%, 表示系統常常需要從磁碟讀取資料, 記憶體容量可能成為瓶頸
- 如果 Pages Input 與 Page Faults 的數值趨勢線接近重合, 表示系統正進行大量存取
TCPv4 Connections Established : 目前連線建立的 Sessions 數量, 與 netstat 查詢相同
Network Bytes Received / Sent : 上下載頻寬用量
Disk Read / Write Bytes : 磁碟讀取/寫入量 (藍線是寫入/綠色是讀取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